这篇文章将会深度解析东方优质二创作品《芙兰想要去死》的内容

由于假期时间太短没有多余时间,所以抄了一部分文案,制作仓促没有时间打磨细节,写这篇文章仅仅是因为个人对这篇漫画的热爱

本篇文章有着我本人对于生与死的概念与理解,仅供参考

本部作品为上海爱丽丝幻乐团旗下《东方project》的二次创作,与上海爱丽丝幻乐团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tkmiz

原作内容

「今年」

「我就695岁了」

「......」

「我心想」

「也许我已经应该死去了」

「姐姐大人」

「芙兰 怎么了?」

「我要出去一会」

「我明白了」

「小心点」

3a9c48a8be8ba5b280be91b72cf0756f-3351b0e2-27d4-48ac-995e-f84dfd6dcc39.png

「车怎么样 你能修好吗」

「没问题」

「哈...你真好」

「那么 照顾好姐姐大人 好吗?」

「请小心点 对了你的防晒药」

「我吃了」

「对不起 芙兰大人 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啥」

「飞过云端」

「到底是什么感觉」

「......」

「忘记了」

「自我们来到幻想乡已经起码过去了200年」

「人里已经完全改变了」

「幻想乡已不再是 妖怪的天堂」

「我们真的 活的太久了」

(芙兰骑车撞到了冲出的琪露诺)

「琪露诺...琪露诺她...」

「死了...」

「对不起」

「不会真的死掉的 不是吗?」

「就算这样」

「我们也是在活着的啊」

「......」

「对不起」

(妖精们死后终将复活)

(所以它们不会真的死去)

(那么它们的“心”在哪呢)

(它们真的是活着的吗?)

(为什么要在 她并没有真正死去的时候哭泣呢)

(如果我 将在今日死去)

(在这之前 有一个我想去的地方)

“雾雨魔理沙”

(我觉得对我言魔理沙)

(是少数几个 我真正拥有的朋友)

「啊 芙兰?」

「你在干嘛?」

「你是谁?」

「我是谁?」

「我是我啊,魔理沙DA☆ZE」(注:”DA☆ZE“是魔理沙喜欢在结尾加的语气助词,无特殊含义)

「最近咋样啊芙兰?」

「放我下来」

「感觉真奇怪」

「我在魔理沙的墓前」

「和魔理沙坐在一起」

「我真的很好奇 为什么这里会有我的墓碑呢?」

「“为什么”?你......」

「你已经死了 不是吗?」

「嗯...我也觉得我已经死了」

「我还记得ZE 像是烟火大会」

「你也在现场 对面 芙兰?」

「忘记了」

「让我想想 我得了第三名」

「第一名 应该是荷取吧?」

「而你的烟火爆炸得不是特别好 对吗?」

「这是因为很难把握火药的用量啦」

「你想起来了?」

「我刚想起来」

「有点困了」

「呐 魔理沙」

「活着是什么意思?」

「...谁知道呢?反正我ZE真的ZE不知道ZE」

「ZE?」

「我ZE它 当你觉得高兴或愉快的时候?ZE」

「所以简单地说」

「就是有感情吗?」

「芙兰你还记得吗」

「在烟火大会上」

「我得了第三ZE」

「第一是荷取ZE」

「而你的烟火」

「它没ZE得ZE太ZEZE...」

「ZE」

「ZE」

「ZE」

「魔理沙?」

「ZE......ZE」

「ZE ZE ZE」

「ZE ZE ZE ZE ZE ZE」

「失败了」

「又一次 失败了」

(活着 是什么意思)

(去死 是什么意思)

(这个现实 才是魔理沙)

今夜 我曾想过去死

但看到过如此不安的事物后

我清醒了

The End

芙兰想要去死

Tsukumi zu

新人物介绍——爱丽丝•玛格特洛依德

居住在魔法森林的一名人偶使,擅长使用魔法操纵人偶

在原设定中,爱丽丝与魔理沙有着「犬猿之仲(即水火不容)」「关系不好」的设定

但是作品中和这类设定相对的,例如爱丽丝邀请魔理沙一起解决异变、罕见地在魔理沙家过夜;魔理沙发现了有关月亮的有趣的事,不让灵梦知道而只告诉了爱丽丝。

可以说两人是必不可少的朋友了

剧情深度解析

首先,在开头提到,芙兰朵露已经695岁,而在我的第一篇文章中提到,她们来到幻想乡时为495岁,也就是暗示了这是她们来到幻想乡的第200年(后面的内容证明了这一点)

200年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因为人类的寿命是绝对不会大于200年的,也就是暗示咲夜、灵梦、魔理沙的死亡,这一点涉及了东方的一个经典话题——寿命论

何为寿命论

寿命论指的是,在二者有情感交集,但双方的寿命却天差地别

比如一个人只能活到100岁,另一个人能活到1000岁,这就意味着,其中一人必将比另一人先死去,而另一个人要带着这份痛苦继续生活几百年

像是10000岁与永生,也属于寿命论的范畴

如果双方寿命相差并没有非常大,则不属于寿命论

据统计,每年因寿命论死去的咲夜和魔理沙可以绕地球三圈

第二个细节,蕾米莉亚目光呆滞的看向前方677601fa560d48052f274b7556fb1c32-9997239e-2269-42d8-ac32-23238fbd2b0d.png

此时是喝下午茶的时间,但是只有蕾米一个人,说明咲夜已经不在了

到了外面,可以看到仆人变成了一个哥布林,这里又一次暗示了咲夜的死亡

3a9c48a8be8ba5b280be91b72cf0756f-3351b0e2-27d4-48ac-995e-f84dfd6dcc39.png

这里腐芙兰叮嘱“照顾好姐姐”说明芙兰已经做好了去死的准备

哥布林仆人询问芙兰“飞过云端是什么感觉”,在符卡规则下,基本人人都会飞行,所以这里也暗示了符卡规则的废除与博丽灵梦的死亡

芙兰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城市的边缘,这个时候,她一不小心撞死了冲出来的琪露诺

芙兰觉得没什么,因为妖精是自然的化身,是不会真正死亡的

但是,大妖精却说:「就算这样 我们也是在活着的啊」

大妖精的话让芙兰感到愧疚,但她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伤心

其实这就像是一些人的分别一样,即便知道不是永别

芙兰不得不思考,究竟什么是活着,什么是死去

芙兰并不知道,但是她马上就要死了,所以并没有管这么多

在去死之前,她还想去一个地方

她来到了一个破破烂烂摆着各种杂物的房子前

深入树林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墓碑

上面写着“雾雨魔理沙”

芙兰坐在墓碑前

魔理沙是她真正拥有的朋友

她坐在墓碑前思考,她只想快点去死

但这时候,身后传来了魔理沙的声音

芙兰回头看,竟然真的是魔理沙

两人坐在墓碑前,聊以前发生的事

这个时候,芙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91f2ded6f7b8c20f055e41751ddaddcc-13da9e2d-cb69-460d-978a-4e55c258ecdd.png

「呐 魔理沙」

「活着是什么意思?」

然而此时,魔理沙开始重复同样的话,语言开始变得模糊

1b65500106ac2a63f646c8a09b4569e9-c44e92cf-7a81-4926-89a9-bac9dae74c5c.png

最后完全散架

原来所谓的“魔理沙”,只不过是爱丽丝制作的人偶,对她的思念罢了

爱丽丝无法接受魔理沙的死去,在魔理沙死去后,她尝试了至少100年,试图还原一个魔理沙,只不过「又一次 失败了」

芙兰飞驰在来时的路上,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

(活着 是什么意思 去死 是什么意思)

芙兰想要从魔理沙那里得到答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今夜 我曾想过去死”

“但看到过如此不安的事物后”

“我清醒了”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以上是对剧情内的解析,那么,剧情外的事情呢,这就要讲到作者本人的事了 tkmiz

作者角度以及关联作品

tkmiz老师其实是一个很知名的漫画家,也许你不认识他,但是你一定知道他的作品「少女终末旅行」

tkmiz老师从小热爱的是文学,到了高中才开始接触插画

到了大二,他才开始画漫画

他的第一个原创作品就是「少女终末旅行」

后来,他的作品爆火,受到一些漫画社的注意

于是他被真是邀请,成为邀约作者

直到第一卷漫画单行本的发布,他才感叹道

“终于有一种成为漫画家的感觉”

后来,他的漫画改动漫计划由白狐社(white fox)接手,这个社有许多热门作品,如:《命运石之门》《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最后成功发布并大受好评

《少女终末旅行》与《芙兰想要去死》是有着作者思考上的关联的,漫天白雪荒无人烟的战后废土,唯一剩下的只有两个女孩之间互相为伴

另一边,《芙兰想要去死》中幻想乡因科技变得面目全非,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幻想乡了,明明身处和平年代,却被文明反噬,在这种环境下,两个世界观都存在着生存的压力

然而在《少女终末旅行》中,即便两名主角面对如此悲惨的命运,却并没有脆弱的不堪一击,即便这个世界充斥着沉默与哀伤,弥漫着孤独与迷茫,期待着下一个暖阳,你就会发现,活着,可不仅仅是偶尔才会发生好事

生与死的界限,常常在tkmiz老师笔下呈现出别样的优雅与恬淡,沉重的思索与天真的回答,也常常迎来耐人寻味的思想碰撞,寥寥数笔就勾勒出的末世百态与忧郁自哀,不仅仅是tkmiz老师才华与思想的凝练,更是他面对生死难题,给出的自己的「答案」

总结/个人感想

不管是作品,还是现实,生老病死的分别已成为常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寿命论,我们也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感觉,虽然「死亡」是无法被定义的,但我们却可以定义自己如何「活着」

巫女一代代换着,贤者一直守护着幻想乡,妖怪不再吃人,一切如此来回往复,这便是「活着」,终有一日,贤者陷入沉眠,幻想乡崩塌,到了那时,吃人的可能就不单单是妖怪,还有人类。而他们也是为了维护这个乐园,让它不被外界的污垢所污染罢了,即便是自然所化身的妖精,也会因为自然所受到污染而死去

天天在学校幻想自己进入幻想乡后的有感而发

部分素材/文案来源